欢迎光临乐发lll
全国咨询热线:18932715508
联系我们

乐发lll

地址:河北省永年县大北汪工业区

Q Q:75700773

电话:18932715508

邮箱:75700773@qq.com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浙江省中医院药学部给大家拜年!

时间:2025-03-25 10:12:45 作者:乐发lll 点击:1 次

  2024年是医院全方面推进高水平发展的一年,也是药学部医、教、研、管四核驱动快速地发展的一年,学科建设卓有成效。药学部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,按照医院高水平发展的工作部署,以强化党建为引领,以基本的建设为保障,以合理用药为导向,以智慧管理为手段,以患者满意为目标,重点聚焦智慧药学建设、服务流程的优化、药事质控管理、临床合理用药、特殊药品管理、药学队伍建设及医院药学学科建设等方面,积极谋划,认真布局,强化重点,深入落实,致力于打造引领区域发展、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水平医院药学学科,为学校和医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
  今年3月湖滨门诊西药房、11月钱塘西药房顺利乔迁,引进先进自动药房设备,开展智慧药房建设,加快了西成药的合并运转,目前容纳西成药1200余种,可满足日均3500余张处方,10000余盒药品的输出,且患者平均取药等候时间仅需3.1分钟,远低于卫健委要求的15分钟。

  钱塘院区进行了配置中心和病区药房改建,并优化整合成立住院药学服务中心,物流小车全面使用;

  湖滨和钱塘住院药房分别引进了智能存取柜和发药核对机,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;

  湖滨院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经过15年的运行也在今年完成整修和设备更新换代;

  西溪院区也在积极地推进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,进行了多次论证,拟定了全新的建设方案。

  持续深化智慧中药房建设,制定并推广智慧中药房信息化系统有关标准,规范数据集成、管理系统及接口标准,确保系统高效运行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用药安全,推动中医药服务现代化进程。

  GCP机构重塑组织管理架构,GCP快速迈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轨道。2024年,GCP合同总经费同比2023年同期增长62.2%,承接新项目同比2023年同期增长47%。

  搭建新药早期临床研发平台,加快研究型医院建设步伐。完成Ⅰ期临床研究中心筹建,该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,研究型床位51张,配备试验、医疗、抢救相关的设备设施,通过外部引才、内部培养,组建和培养了一支医药护专兼职研究团队,确保规范开展I期临床试验和保障受试者安全。

  全面梳理和优化机构GCP相关的制度和流程,构建GCP药房管理系统和受试者招募平台,优化CTMS管理系统和GCP与临床业务一体化系统等。

  开展多维度GCP培训与交流,举办3次院内培训,组织专业科室召开项目启动培训会34次。首次牵头举办全省GCP学术会议,吸引省内200余名同行参会交流,打开我院在GCP领域知名度。

  药学实验室的筹建、中药种植基地项目等学科建设工作也在积极地推进中,学科发展正在按照医院的要求不断进步。

  药学部积极落实医院信息系统改造工作,在2023年12月31日信息系统升级工作后,协调药学部、卫宁公司、信息科药学专班工作,促进信息系统功能调研的完善,并对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,不断来优化,使功能日趋完善,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全面运行,使之符合电子病历6级评审要求。

  入选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:2024年11月,浙江省中医院荣耀入选全国158个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。医院老药工传承工作室设施齐全,引入现代教学设备。资深老药工钱国良,40年炮制经验,省首批在岗公立医院老药工,传授宝贵技艺。此次入选将助力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,为培养中药特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  成立全国名中医龚千锋传承工作室:为深化浙派炮制中药的传承与创新,我科于2024年11月27日隆重成立全国名中医龚千锋传承工作室,特邀《中药炮制学》主编龚千锋教授加盟。龚教授以其开创的“樟帮、建昌帮”经验为基石,通过师承教育的精髓传承与科研合作的深度交融,携手共探中药炮制学的新境界、新方向,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  方土福名贵药材鉴别技术传承工作室落户浙江省中医院:2024年1月26日工作室启动暨签约授牌仪式在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隆重举行,4位徒弟代表完成拜师仪式,获方土福研究员寄语勉励,传承工作稳步开展。

  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再获佳绩:浙江省中医院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在74家单位中脱颖而出,以第十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调研评估

  积极落实各项任务:落实医院及上级部门工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,执行各项文件精神,包括国谈药品政策、集采药品政策、抗菌药物管理、国考指标的监测等,每两周召开一次药学部工作例会,及时解决提出的各类问题。

  开展三院区同质化前置审方工作:全面梳理药品极量、单日常规量等用法用量规则,成立前置审方组,参与三院区审方工作,确保临床合理用药。

  开展药学门诊建设,2024年湖滨、钱塘两院区常规开设孕哺乳药物咨询门诊和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,1-11月临床药师共出诊184次,另有1人日常参与肺纤维化MDT门诊。

  中药临方炮制服务项目的开展及炮制服务能力的提升:定期组织专业培训,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;完善炮制设备配置及维护,并建立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的制度;制定并定期评估和更新中药临方炮制的标准化操作规范,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。

  自制与协定方服务多元化发展:自制膏药服务得到优化,散瘀膏、清热凉血软膏等产量大幅度增长,线上推广的“填精益肾膏”与“养血美容膏”也取得了显著销量。全力发展协定方制作服务,推出了多种茶饮方、外用泡脚方和膏疗方,满足了临床科室的多样化需求。开展各类临方制剂服务,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丸剂、散剂服务,共服务患者6616人次。

  中药代煎服务精细化提升:统一升级了煎药袋,将配送外包装由塑料袋改为更环保、更结实的纸箱,明显降低了中药汤剂在配送过程中的破包、漏包率,从原来的1-2次/100人次降至≤1次/5000人次,患者满意度从81%跃升至95%,配送相关投诉也大幅减少。

  中药配送流程智能化与高效化:设计并上线了全新的配送登记二维码,患者可在诊间便捷扫码登记。针对配送时效问题,与代煎公司及配送公司做了深入洽谈,并从今年开始,更新签订顺丰快递作为我院中药配送的独家合作公司。

  深入打造“仁和药学”科普服务品牌:2024年共发表原创科普文13篇,钱塘院区发表《小仁和用药咨询答疑》系列科普文15篇。开展杭州学正小学科学家精神宣讲、儿童安全用药科普、安全用药科普走进杭州市钱塘区红十字会、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进行药学科普交流、合理用药健康“童”行《儿童用药安全指南》分享会、安全用药进万家义诊活动、“儿童用药安全”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服务活动,使品牌深入人心。

  负责浙中大临床药学专业的教育工作,顺利通过浙中大2024年本科评估考核,并于2023年、2024年本科生共成功招生60人,承担了大部分的核心专业课程,青年药师28人完成了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培训。负责了临床药学新教研室的工作,编写十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、课程安排,还承担了本学年《临床药学导论》、《药学导论》、《初级临床药学实训》的授课任务。

  全年带教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杭州医学院实习生共达15名,并认真指导了杭州医学院药学实习生的毕业论文达15人次,其中谢升阳、吕佳妮、吴凡指导的毕业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奖,吕佳妮获得了杭州医学院“优秀带教老师”称号。

  2024年成功举办2024年度国家级/省级继续教育项目“互联网+药学科普创作技能”线上培训班、浙派中药特色泡制技术培训班、浙江省中药代煎人员岗位资质培训班等继教班,吸纳学员近千名,逐步提升药学学科影响力。

  2024年成功举办了4期处方审核培训班,接纳了来自全省各地包括浙一医院、邵逸夫医院、杭州市第一医院、绍兴市人民医院等兄弟医院的处方审核培训人员40多名,建立了两院区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培训形式,获得了浙江省处方审核质控管理中心的认可和好评。

  2024年作为中华医学会授予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,在秋季班的基础上增加了春季班的招生,今年共招收5名省内外医院临床药师进修学员,明年拟申请增加儿科专业招生。

  2024年度全科共有16人参加处方审核培训,3人参加了临床药师培训,3人参加国家卫健委紧缺人才岗位培训,2人参加科研药师培训,明年计划5-10人次参加处方审核培训,1-2人参加临床药师培训,2-3人参加临床药师师资培训。

  药学部积极促进科室科研工作的开展,多次召开药学部学科建设会议,布置医院的科研工作任务,2024年药学部科研成果创下新高。

  以副组长单位参编《靶向淋巴细胞抗体超说明书用药实践指引》专家共识(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4 年 10 月第 41 卷第 20 期),参编中国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管理专家委员会《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》,科室荣获浙江省药学会《医院药学创新管理团队奖》荣誉,《基于FAERS数据库仑伐替尼相关结肠炎的真实世界研究》获得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社优秀论文三等奖,科室负责人谢升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《合理用药专委会突出贡献奖》等。

  药学部加强与基层医院药学的联系,加强基层医院的培训合作,今年继续接纳基层医院(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、安吉中医院、桐乡中医院等)及其他省市医院(海南中医院、四川骨伤医院、重庆南川区中医医院等)进修及各类培训学习人员达到10余人次。

  2024年我院与32家市、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,签署了20个中药制剂的下沉任务,并取得了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批准。

  落实医院党委的各项工作布置,积极开展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内涵建设,根据院党委确定的主题,每月开展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。切实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。认真按照医院党委的工作安排开展支部工作,组织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,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。